「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學英文?」 Toastmasters club

 #跟大家聊聊我今天發生的事情

今天參加了烏日地區的Toastmasters Club,這是一個學習英文的空間。我很意外小小的烏日竟然也有這個社團,但這真的是一個好的開始。

記得去年在某大學演講時,台下的學生問我:

「反正現在都不能出國,我學這個要幹嘛?」

老實說,不管能不能出國,跟你學不學英文是風馬牛不相及,簡單說就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2020年一月疫情爆發前,你的英文也沒有因此比較好不是嗎?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英文?」


英文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環遊世界(當然不會英文也能做一樣的事情。)。雖然還是很多地方不太說英文(譬如中東),但英文在全球的普及率還是最高(手語也是世界語言,但我不會),這也是我們在異國除了當地語言外,最有可能看到的外國語了。

所以把英文學好,起碼在旅行旅遊這部分有很大的幫助!

有人說學英文可以看懂原文書或洋片,這應該都只是附加但不一定需要的功能(看翻譯或字幕就好啦!)。

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在薪資或是工作上才有實質的效益。英文好一點,確實選項也會多一點。但也有很多工作用不到英文阿,像我阿伯是廚師、我阿燜是理髮師,他們的工作內容完全用不到英文。

「那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英文?」

歸根究柢,「#學習」這事情,本身就應該是一種興趣使然。
因為喜歡,所以去學。
像我喜歡歷史,所以我飽讀詩書,知古鑑今

人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會比較專心,這完全不需要任何研究佐證,因為最能驗證的就是自己。

所以我想應該要討論的是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學英文?」

『因為用不到 >> 所以沒興趣 >> 因此學不好』

但是有很多我也用不到的知識,我不一樣很有興趣?!
像我喜歡寫小篆文, 小篆在哪都用不了,不能當飯吃,不能當水喝,如果不是興趣,鬼才學這個。

那為什麼我會喜歡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小篆呢?

因為覺得篆文很美,就是這麼簡單的原因

所以"用不到英文" 這個可能不是我們不喜歡英文的主因!


-------------

我們都說 『聽說讀寫』

但我記得我從國中到大學都是用 『讀>寫>聽>說』這個順序在學習英文。 以前我沒感覺這樣有什麼不對,直到我有孩子後,我發現這根本就錯了。

#想想我們怎麼學中文的??

都是從" #"爸媽說話,然後模仿" #"爸媽的話,最後才學怎麼" #"文字,並且學會" #"字

這樣說起來,環境很重要阿。
但我們就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要創造出環境還真的不容易。

所以只能在學校"硬學",然後再透過成績去騙自己 "已經把英文學好了。"

這樣的下場就是我們完全失去學習語言的樂趣,然後就開始一連串的痛苦學習,最後當然學不好。

所以如何讓學習語言變成一種興趣,可能先想想這個比較有用。

總言之,對一個已經出社會的人來說,要重新學習英文真的不容易。偏偏這又沒有捷徑,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方式去學。


滿推薦大家可以找找家裡附近的Toastmasters 社團參加看看。
因為這是一個以 聽英文 跟 說英文 為主的活動。可能你們會覺得自己說的不好,但事實上很少有人可以把非母語的語言說的很好。只要簡單表達,把關鍵字說出來,我相信一般人都聽得懂。

之前有個老外用中文跟我說 「我餓肚子,吃餐廳哪裡?」
我不但懂還很佩服他中文說的真好!!

真心推薦這個,絕對不是在業配😂😂
也歡迎來參加我們烏日的Toastmaster club

PS:我是台科大ToasterMasters club第一屆創社會員,從以前就很認同這個組織,很高興在家鄉也看到它的成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爸爸推嬰兒車徒步台灣環島中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

【旅讀|你為什麼要去南極送死?】

OiKID線上英語課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