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你為什麼要去攀爬珠穆朗瑪峰?|最接近天堂的男人】

 


一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隨後向喬治·馬洛里提了一個問題:
「請問,您為什麼要去攀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Why climb mount Everest?"
「#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
這句話成為全世界最廣為流傳的名言,也是所有登山者的最喜歡的回答。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句話背後的男人,#喬治·#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
這之前,我們得先說明,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挑戰聖母峰?
隨著大航海時代、地球化的推進,人類居住的每一塊土地都漸漸的被揭開面紗。
有這麼一群探險家,積極的挑戰所謂的"XX之最"。譬如地球最北的北極點、最南的南極點。
而這兩個被稱為世界第一及第二極點也分別在1909年4月6日與1911年11月14日被美國與挪威所征服。
這之後,所有的探險家都把目光放到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聖母峰。
喬治·馬洛里1886年6月18日出生於英格蘭北部的柴郡。
據說他從小就顯露出攀登的天賦,在他七歲那年就爬上了父親任職的教堂屋頂。
19歲的馬洛里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同時也是學校艦艇隊的一員。有著帥氣臉龐的他,自然成為學校的風雲人物。畢業後的他曾任教於查特豪斯公學,這期間他開始頻繁登山,幾乎歐洲所有的山都被他征服。熱愛登山的他,無時無刻關注著世界登山的新聞。
1914年,剛剛結束婚禮的三天後,他被徵招入伍,踏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他經歷了一戰最慘烈的"索姆河戰役"。英、法兩國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於是在位於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作戰。雙方傷亡共130萬人,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於實戰中使用坦克。
他在寫給妻子的信裡這樣說:
「每天死的人不計其數,#活著就是最好的禮物。」
馬洛里幸運地在一戰存活下來,他把懦弱與膽怯遺留在一戰的戰場上。他覺得生命實在太脆弱了,一定要把握活著的時候去做那些不做會後悔的事情。
於是他把目標放在了從未有人登頂過的珠穆朗瑪峰.......
1921年,35歲的馬洛里帶著一支12人的探險隊像珠穆朗瑪峰前進。
當時他們選擇的路線是從西藏進入,但今天大家都知道,要上珠穆朗瑪峰都是從尼泊爾上去比較快也安全。馬洛里是這麼描述第一次看見珠穆朗瑪峰的感受"
「就像是夢中最狂野的傑作!一個崎嶇的巨人,一個白色的巨大獠牙,一個被雪霧蓋著的巨大石頭!在登山者眼裡,沒有比這更大的挑戰了!」
因為他們是史上第一批試圖攀登的人類,所以沒有錢人的路線,也沒有任何地圖可以參考。他們花了八個月抵達山腳下,花了一個月收集上山的資料。最後他們發現了一條峽谷似乎可以很快的攀登到珠穆朗瑪峰。因為這件事情,馬洛里還興奮地寫下這段話:
#我們找到登山這座山的路,我們為後世探險家找到了路線!」
他們開始登山,不幸的是很快地就遇上暴風雪。為了躲避風暴,他們在冰坡下的一個角落裡登著,沒多久,天崩地裂,一場雪崩發生了。
7名隊員罹難。
這是人類紀錄上第一次登山也是第一次出現遇難。
事後馬洛里非常自責,同時這次也是失敗的計畫。回到英國後,他決定放棄登山,試圖忘記那些令人難過自責的事情,並把時間留給最愛的家人。
事情如果這麼簡單就好了,可惜不能。
隨著時間推移,馬洛里就像得了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一樣,他的內心每天都遭受登山遇難、雪崩等等的折磨。夫妻之間的爭執更是日益增加,他曾生氣的對著妻子說:
「我很痛苦,選擇離開是殘酷的決定。但令我更難過的是,未來征服那座山的人會出現,但那人卻不是我!」
事情的轉機在1923年發生。
他應邀到美國做了一次關於攀登珠峰的演說。現場的觀眾都被他的照片與描述所震撼。
一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隨後向喬治·馬洛里提了一個問題:
「請問,#您為什麼要去攀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Why climb mount Everest?"
#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
這句話成了當時全世界最有名的一句格言,也鼓動了全世界的探險家。
終於,1924年,馬洛里決定第三次挑戰珠峰。
這年,他38歲。也許這是他最後一次接近珠峰,他選擇了來自牛津大學的安德魯·歐文(Andrew "Sandy" Comyn Irvine)作為搭檔。歐文被全世界最知名的登山客選上,興奮的說:
「我們全部都要到達山頂!如果真的要死,#沒有比征服珠峰更好的死法了!」
1924年4月29日,馬洛里組成了一支70人的探險隊,他們請了一位喇嘛為他們祈福,其中一位喇嘛警告它們說:
「你們會成為珠穆朗瑪峰的祭品。」
這次他們選擇南邊上山,後來確實成為了登山者上山的路線。
在海拔5300公尺的地方,天氣極端惡劣,有兩名隊員因為身體機能失調喪命。
在海拔7000公尺的地方,馬洛里紮下了第四個營地。
5月22日,他有一隻手指凍傷,然後隨即在日記裡寫下
「為了能登上峰頂,一個手指算什麼?」
他們持續向上攀爬,但每往前一步都是艱難,尤其在這麼高海拔的氣候是非常不穩定。動輒暴風雪或雪崩。當隊員都想放棄的時候,馬洛里仍堅持繼續下去。他實在不願意把一手打下的路線拱手讓給後人。他今年已38歲,他不可能再來了。這一次,就是最後一次。
6月6日,馬洛里帶著歐文出發。因為其他隊員都覺得不可能成功了。
6月7日,他們在距離峰頂600公尺的地方紮下最後一個營地。
一切彷彿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馬洛里的背包裡藏著一張照片,是他妻子露絲的照片。臨走前,他曾向妻子保證,要將他的照片放在珠峰的山頂上。他想起當時跟她說過的話:
6月8日,兩人作最後衝刺,在稍微下邊的營地裡,探險隊的攝影師還曾看到他們的身影: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他們離主峰已經很近了。然後沒多久,這迷人的景象突然消失,被厚厚的雲層擋住。」
這之後就再也沒有兩人的消息了
營地裡的人等待了幾天,只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兩人已死
在海拔8000公尺的地方,失蹤等同於死亡
一封信寄到遠在英國的露絲,是英國皇家地理協會發來的通知:
「很遺憾得知這個噩耗......」
關於馬洛里的事情,瞬間傳遍整個英國。全國人民都陷入悲痛之中,他成為了全世界登山者的英雄。
此時還有一個問題迴盪在大家心中:
1999年,在馬洛里失蹤75年之後,一支由BBC贊助探險隊在海拔8170公尺的地方發現了一具屍體。從外套內襯的名牌證實了,他就是75年前失蹤馬洛里。
馬洛里被發現時,是趴在一個山趴上,顯然是摔下來的。至於他到底有沒有登頂,有兩派的人爭論著。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他沒有成功登頂,因為在登頂之前的一到天險,著名的"第二台階"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工繩索遺物或痕跡。(這說明馬洛里沒到過)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到了。
他要把妻子的照片放在山頂上。但是在他的屍體上並沒有發現照片。
他們相信,人類第一次登頂就是1924年,那個人就是要把妻子照片放在山頂的喬治 馬洛里。
★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的34歲英國登山隊隊員艾德蒙·希拉蕊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是人類有紀錄以來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第二次從北坡攀登珠峰,九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的女性。
★1995年,台灣登山家江秀真與陳國鈞聯手登頂成功,江秀真成為第一位登頂的台灣女性登山家。
★2009年5月22,台灣人李小石揹著媽祖神像登頂成功。
★2019年5月27日,詹喬愉(綽號三條魚)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成為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2020年出版 《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三條魚的追尋》
#攀登珠峰風險極高。迄今為止有4800多人成功,而途中不幸喪生者超過300人。珠峰登頂死亡率大約是8%-9%,珠峰上遺留著大約200具登山者遺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爸爸推嬰兒車徒步台灣環島中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

【旅讀|你為什麼要去南極送死?】

OiKID線上英語課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