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的手永遠高於拿錢的手
「爸爸說,像你這樣的是少數。」他對我說
昨晚的高二生把我的話給他爸爸看,他爸爸這麼回了他。
其實像我這樣的人太多太多(#輕裝上陣的領隊都是),甚至比我走的更遠的一堆。但我就不舉別人的例子了,#就說說我的依藍吧!
很多網友都不知道依藍的工作是什麼,來聽過分享會的朋友或多或少知道,依藍跟了我後,開始做「代購」。我們賣起了全世界淘回來的異國小物。
但是這之前呢?
我們認識的那一晚(尼泊爾加德滿都),我得知 #她在溫州大學教授種植多肉植物,並與地方小學合作,讓小朋友可以學習這些教室不教的冷知識。
➡️我以為她是讀植物學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 (很合理吧?)
因為我們只有一晚的時間,所以我對她也不是很了解。直到我們在第二次相遇(印度瓦拉納西)。
「我以前也是工程師,我是建築系畢業🎓」依藍對我說
「疑,你不是在學校教種植多肉植物嗎?!」
「#那是我的興趣啊!」依藍笑著說
在這之前,她做了六年的建築工程師,然後離職走向自己熱愛的多肉植物。
或許這裡也可以看出,「工程師」或「理工科」確實是一條通往夢想的「#繞了遠路的捷徑」。
你以為選擇與興趣不相干的科系會讓你遠離夢想,其實它大大加速了你們相遇的瞬間。(重點是開心的相遇)
「#所以讀大學是必要的嗎?」高二生這樣問我
「我也不確定,但打開104人力銀行,好像大部分的求職條件都要大學畢業」我回他
(有時候我在想,就是企業這樣的要求,學徒愈來愈少,那些「技術活」也漸漸失傳)
「我知道還有一種方式,但我沒試過。就是高中畢業先出社會,工作有了收入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讀。因為有了社會的歷練,在選擇上,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小心翼翼的跟高二生說,因為我怕他爸會直接來找我😂。
依藍就是這樣的方式,在建築工程師之前,其實她還在「中國移動」(類似我們的中華電信)工作,而且這算是公務人員,很肥的缺。
當時她高中畢業就去應徵,成為那個辦公室唯一的未成年(入取後兩個月才成年)。
做了兩年,她發現這不是她要的,他決定繼續攻讀大學。這時候她有了點存款,所以她可以自己決定要就讀什麼科系。 (#付學費的那個人可以左右你的決定)
大學畢業的依藍已經有了工作經驗,很快的就被延攬進溫州前幾大的建築企業。
回顧她的求職人生,其實也是一種方式。她選擇了先工作,(有了錢)再就學(自己付學費)。然後工作(學有所長),最後走向自己的興趣(多肉植物)。看起來這是條很長的路,但當你回顧時,#你會笑著說:「這一切都很值得。」
「我應該要像你這樣(比較接近爸爸的想法),或是依藍,還是聽從自己的想法呢?」他繼續問
「我沒辦法直接跟你說怎麼做,因為那是你的人生。」我仍然謹慎的回答
“#表達自我,別一昧的去迎合別人,或想模仿別人。任何人都不喜歡偽造品,就像不喜歡偽鈔一樣。”
「每一條路都有出口,每一條路也都有上坡跟下坡。雖然你不知道路的終點是什麼模樣,但我想跟你說的是: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勇於嘗試」我繼續說著。
好好的投資自己,讓自己武裝到了牙齒,機會自然就會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還有就是廣結善緣,多一個朋友,就是多一條路
留言
張貼留言